女,75岁,2023.01.29,因“食欲下降 2d,伴四肢乏力”入院;
既往史:“肝脓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史1月,已行肝脓肿穿刺引流(混浊液体,培养2日,无菌生长),糖尿病史10余年。否认肝炎、结核或其他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外伤史,无输血史;
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熊猫体育官方网站单核细胞轻度升高,CRP升高,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轻度降低;
心包积液涂片:血性背景下见多量中性粒细胞,未见癌细胞;心包积液培养未见菌群。
补充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核杆菌涂片及抗体阴性;血培养两次(需氧及厌氧5日)均为阴性;
二尖瓣裂 单纯性二尖瓣裂多为前叶裂,常见A1、A3区,后叶裂少见,常合并收缩期反流,舒张期前向流速正常,而假性室壁瘤当破口较小时,舒张期进入左室血流明显增快;
80岁,男性,二尖瓣后叶瓣环钙化并赘生物附着,二尖瓣脱垂,抗生素治疗3个月,紧邻二尖瓣后瓣环下方假性室壁瘤形成,并经手术证实;
17月,女童,因“发热、呕吐、腹泻”5天入院,血培养阳性-金球菌;心超:心包积液并分隔,左室后壁紧邻二尖瓣下方假瘤;一次手术仅清除心包内脓液(-),术后3天心包填塞再次手术,手术顺利。
6岁,女,4天玩耍时树上摔落,入院发现右肩脓肿,抗生素治疗之前,脓液培养为金球菌。1月后持续发热,超声见左室后壁、侧壁中等及偏低回声(纤维蛋白及凝血?),考虑化脓性心包炎;左室后壁后方假瘤形成并血流往返;外科行手术修补,脓液培养阴性,术后恢复良好。
感染性心脏破裂在临床中相对较为少见,该病例在整体诊治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超声医生的临床思路,超声医生与临床医生所不同的就是需要“看图说话”,过程中还要结合多种影像学方法,就像今天的病例一样,前三次的超声诊断为二尖瓣裂是有误诊的,实际上二尖瓣裂在临床中出现心包积液的概率是相对较少的,所以超声医生在诊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这些鉴别诊断的特点,临床医生在诊断时也要考虑到两次穿刺(肝脓肿穿刺、心包积液穿刺)检查的原因,是否为创伤性动脉瘤的可能。
蒋医生在该病例的诊治过程中结合临床特点把整体的诊治思路做了很好的总结,该病例很好的体现了超声医生在诊治过程中的临床思路,结合病例、多种影像学方法、解剖学、频谱或二维超声,对病例做出了最终的正确诊断,大家都能从中学习到很好的内容。